[摘要] 北京的尾號限行輪換政策從2012年4月9日開始,如今已整整完成了一輪“循環”,當前尾號3和8的車主在周一“限行”,這讓整個北京都“松了一口氣”。不難看出,王先生的“周一自動停駛”屬于迫不得已,陸女士也在為擁堵發愁,交通出行正在讓越來越多的人撓頭。
北京的尾號限行輪換政策從2012年4月9日開始,如今已整整完成了一輪“循環”,當前尾號3和8的車主在周一“限行”,這讓整個北京都“松了一口氣”。
車主王先生的愛車尾號是3,他表示,就算不是周一“限行”,我也不敢開車,尤其是4和9周一限行的時候,實在開不動。所以以往我一周5天,周一和自己限行那天都不開車?,F在周一尾號3和8限行,對我而言就很劃算了。
著急辦事,花“買路錢”的車主也不在少數
另一位車主陸女士也表示,現在交通壓力不斷增大,限行的威力也在逐漸減弱,什么核心區擁堵費、環保稅不是都在熱議嘛?所以除了政府的辦法以外,自己也得想想有什么能不堵車的高招。
不難看出,王先生的“周一自動停駛”屬于迫不得已,陸女士也在為擁堵發愁,交通出行正在讓越來越多的人撓頭。張師傅是一名出租車司機,他表示,現在很多出租車司機都用微信上的“微信路況”,每天早晚高峰都有自動的路況圖推送,雖然有些大型地圖軟件也能實現這樣的功能,但打開微信就能看路況,這肯定最簡單、最便捷,張師傅表示,“開車可沒功夫點來點去”。
出租車司機張師傅口中的微信路況
除了微信路況,現在高科技躲避擁堵的手段也是越來越多。比如一款智能手機上的應用叫做“車托幫”,是導航、是電子狗、也是路況看板,還提供根據路況,智能計算合理路徑的導航方式。和傳統此類導航相比,車托幫還是一個車社區,車友可以互相“吐槽”一下在哪里堵著呢,哪里又在查違章等等……很多新奇的應用和玩法不斷應運而生,但創新背后,也確實有積分“被逼出來”的感覺。
因為堵車,很多網友用“車托幫”吐槽一番,還能播報路況“大家幫助大家”
“每天為堵車耽誤一個多小時,多吸尾氣一個多小時,少睡覺一個多小時,少陪家里人一個多小時,真是一點幸福感也沒有”,王先生表示,微信路況、車托幫等等都是不錯的東西,但治理擁堵,必須政府規劃先行,東南西北,大公司全遷出市中心,就近上班發補助,換房減免過戶費……這些錢花出去,社會效益會更大!
限行已經很久,北京城里的北京人、外地人,都已經習以為常,尾號限行雖稱不上政策極限,但已經“足可以了”,如果您當前依然為擁堵而發愁,不妨試試張師傅的高招,學學王先生的慷慨陳詞,或者像陸女士一樣,干脆搬家、換工作,人總不能讓堵車給難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