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昨日,記者從部分汽車生產企業了解到,國家質檢總局不久前剛剛再次發布最新版本的“汽車三包”重要配套文件《家用汽車產品三包主要零件種類范圍及三包憑證》(征求意見稿),面向一些車企及行業機構征求意見。汽車分析師陳志東也認為,汽車三包應明確各方責任,“如何平衡廠家、4S店和車主之間的權責,政策還需要考慮。
昨日,記者從部分汽車生產企業了解到,國家質檢總局不久前剛剛再次發布最新版本的“汽車三包”重要配套文件《家用汽車產品三包主要零件種類范圍及三包憑證》(征求意見稿),面向一些車企及行業機構征求意見。
汽車三包的實施大限已經不遠了。今年1月15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以下簡稱“汽車三包”),此規定自今年10月1日起施行。
記者了解到,汽車三包政策包括九章共48個條款規定,其中雖明確了生產者、銷售者、修理者以及消費者的責任和義務,但尚有很多細節的界定與執行存在疑問。而此次“征求意見稿”即為三包政策的細化,但不少收到該征求意見稿的業內人士稱,關于汽車三包的一些疑問依然沒有答案。
車主退換車幾乎不可能
最新發布的意見征集稿中明確了家用汽車的退、換車的條件,把能夠造成退、換車的問題零部件種類減少、范圍縮小,如電器控制系統、潤滑系統、冷凍系統、燃油供給系統等均不在退、換車范圍內。也就是說,除非出現發動機、變速箱等主要零部件維修或更換兩次以上,或者轉向系統失效、制動系統失效、車身開裂或燃油泄漏等突發嚴重的質量問題,車主要想因其他問題退、換車,幾乎不可能。
對此,一位4S店總經理梁先生說:“車主退、換車的可能性幾乎沒有,按照現有的汽車生產技術,意見稿中所說的七類動力總成的主要零部件,在規定時間內發生質量問題且2次更換維修都不能解決的概率極低。現在大多數新車車主遇到的多半是轉向不靈、剎車不靈、新車異味等問題,而這些問題按汽車三包規定是無法退、換的。”
除此之外,退、換車與稅務發票也有關聯,一位自主品牌4S店老總坦言,“盡管明確了退、換車的要求,但實際上一旦上牌或者上了保險,退、換車的難度是以幾何級數增加的,將涉及到退稅、退保險。”稅票和發動機號、車架號是唯一對應的,退換車必須先退稅,而退稅的手續是異常麻煩的。按照國家現行的《車輛購置稅征收管理辦法》,只有在兩種情況下才可以申請退稅:一是因質量原因,車輛被退回生產企業或者經銷商的;二是符合汽車三包退換條件,需廠商開具車輛存在質量問題的退車證明以及其他手續,才能退還稅費。
昨日,記者咨詢了幾家車企,得到的回復都很“官方”:“廠家對于汽車三包的政策非常重視,4S店也開始逐步配備相應人員。至于能否退、換車,則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嚴格依照政策執行。”
【難題】
質量鑒定依然困難重重
“此前的意見征集中,我們就提出過難處在于檢測機構的缺位,本次意見征集稿中依然沒有對此進行明確。不同廠家的車輛,相關質量標準、安全標準有著很大的差異,有時候即使是同一廠家不同的車型,標準也很不相同。汽車質量的鑒定,是關鍵的一環。”湖北省汽車流通協會副會長羅吉文認為,舉證依然是擺在汽車三包面前的最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