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吉利似乎都有些沉默,推新車的步伐也明顯放緩。直到博瑞的推出,我們看到吉利品牌在這么多年的成長,各方面的進步都非常迅速,當然,也能明顯看到沃爾沃品牌對吉利的影響。
12月15日,“吉利汽車品牌之夜”在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舉行,在這個曾經齊聚過亞太領導人的會場,吉利汽車正式發布了“造每個人的精品車”的品牌使命和全新品牌價值定義:動感精致、自信激揚。從“造老百姓能買得起的好車”,再到現如今“造每個人的精品車”,吉利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也是在這次發布會上,吉利發布了一款似乎“不是每個人都買得起”的車型——吉利博瑞。這款橫空出世的全新中級車型完全顛覆了我們對吉利的印象,無論從設計還是技術上都已經擺脫了低端的印象,由此也能推測,這款車型定位較高,賣的不會太便宜。近年來,自主品牌沖擊高端的車型很多,但成功者卻寥寥,吉利博瑞能否捅破這層天花板呢?
● 博瑞出自哪個技術平臺?
在今年4月,吉利集團發布了吉利新的品牌戰略,按照規劃,從2014年到2017年的4年間,吉利將逐步推出KC平臺、FE平臺、CMA架構的三個技術平臺。KC平臺和FE平臺是吉利品牌的制造平臺,其中KC平臺將主要投產B級以上(含B級)產品,FE則是負責開發A-到A級車。而CMA則屬于吉利集團,有點類似大眾MQB平臺,是用于進行車型研發的模塊化基礎架構。沃爾沃和吉利品牌的緊湊型車型都在CMA模塊基礎架構上進行研發,首款新車將于2016年投產。
博瑞是吉利在KC平臺上打造的首款B級車型,而KC平臺的研發得到了沃爾沃的部分技術支持,由吉利集團歐洲研發中心CEVT(吉利-沃爾沃聯合研發中心)與吉利研究院共同進行開發,主要生產吉利的中高端車型。正因為如此,在博瑞上也能看到不少沃爾沃技術的影子,也讓博瑞站到了一個較高的技術起點上,這是博瑞進入中高端市場的基礎條件。
● 博瑞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沃爾沃的支持?
從外觀上看,博瑞在設計上已經有了很多沃爾沃的味道,比如前格柵設計的靈感就來自沃爾沃此前發布的“天地”概念車。另外Fastback的車身線條也與“天地”概念車相似性很高。這很好理解,因為這款“天地”概念車出自沃爾沃前設計副總裁彼得·霍布里(Peter Horbury)之手,而如今,霍布里是吉利集團設計副總裁,同樣也負責了吉利博瑞的設計。
沃爾沃“天地”概念車
彼得·霍布里表示,“吉利過去的設計主要依靠外面的顧問來畫概念圖,做油泥模型等。現在吉利在中國上海、瑞典哥德堡、西班牙巴塞羅那和美國洛杉機設有四個專門的設計制造中心,共200多名設計師團隊。”新設計團隊的加入將讓吉利未來的新車更具原創性,同時設計上也更加成熟。
吉利集團設計副總裁彼得·霍布里
吉利KC概念車
另外,在技術層面,吉利與沃爾沃除了合作開發CMA架構以外,吉利還將持續深化與沃爾沃在安全、車內空氣質量、先進動力總成和小型高效發動機領域的技術合作。吉利博瑞在安全技術和空氣質量控制等方面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現,這無疑與來自沃爾沃的技術支持息息相關。
博瑞搭載多項來自沃爾沃的主動安全技術
來自沃爾沃的車內空氣控制系統
而除了安全技術和空氣質量控制以外,吉利博瑞在其它核心技術上的起點也很高,并且多數裝備都為自主開發,搭載吉利自主開發的1.8TGDI渦輪增壓直噴發動機,3.5L V6全鋁發動機和澳大利亞DSI(2009年由吉利集團收購)六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并采用全鋁制前雙叉臂后多連桿懸架。而1.8TGDI發動機和3.5L V6發動機是首次出現在吉利車型上,讓人眼前一亮,吉利在核心技術上的突飛猛進也著實得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