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能源汽車市場化再次出現利好政策,國務院辦公廳7月21日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指出要堅決破除新能源汽車推廣的地方保護
新能源汽車市場化再次出現利好政策。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加快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國務院辦公廳7月21日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4〕35號,以下簡稱《意見》),指出要堅決破除新能源汽車推廣的地方保護,制定新能源汽車企業準入政策,加快研究確定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財政支持政策,爭取于2014年底前向社會公布。
堅決破除地方保護 取消地方推廣目錄
《意見》明確提出要堅決破除地方保護,統一標準和目錄。各地區要嚴格執行全國統一的新能源汽車和充電設施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不得自行制定、出臺地方性的新能源汽車和充電設施標準。
《意見》要求各地區執行國家統一的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不得采取制定地方推廣目錄、對新能源汽車進行重復檢測檢驗、要求汽車生產企業在本地設廠、要求整車企業采購本地生產的電池、電機等零部件等違規措施,阻礙外地生產的新能源汽車進入本地市場,以及限制或變相限制消費者購買外地及某一類新能源汽車。
目前,北京、上海等地均制定了新能源汽車地方推廣目錄。由于未將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收入名單,北京市的地方目錄遭受廣泛批評。該政策將目前國內銷量最大的新能源車型比亞迪秦排除在補貼名單之外,被指有地方保護之嫌。《意見》出臺后,各地區將不得設立單獨的推廣目錄,全國新能源汽車目錄有望統一。這對于推動打破新能源汽車推廣的地方保護,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制定新能源車企準入政策 補貼有望延至2020年
除了破除地方保護,《意見》的另一大亮點是提出制定新能源汽車企業準入政策。它表示,要研究出臺公開透明、操作性強的新建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投資項目準入條件,支持社會資本和具有技術創新能力的企業參與新能源汽車科研生產。
制定單獨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準入政策,被認為是非整車企業有望進入新能源汽車制造領域的信號。“準入政策的初稿已經有了,各方在討論。” 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處長李鋼7月上旬在接受新浪汽車采訪時透露。他表示,由于涉及安全等領域的問題,放開新能源汽車制造準入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謹慎研究。
為了穩定新能源汽車推廣政策的長期性和穩定性,《意見》指出有關方面要抓緊研究確定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財政支持政策,爭取于2014年底前向社會公布,及早穩定企業和市場預期。目前正在執行的財政支持政策為2013年出臺,有效期僅到2015年。
加快充電設施建設 推動公共服務領域推廣
為了進一步推動新能源汽車推廣,《意見》明確要加快充電設施建設,制定充電設施發展規劃和技術標準,完善充電設施用地政策和用電價格政策,并完善城市規劃和相應標準,推進充電設施關鍵技術攻關。
《意見》希望公共服務領域樹立新能源汽車應用的表率。它規定,在公共服務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新增或更新車輛中的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30%。黨政機關和公共機構、企事業單位也要積極使用新能源汽車。2014—2016年,中央國家機關以及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的政府機關及公共機構購買的新能源汽車占當年配備更新車輛總量的比例不低于30%。
《意見》還提出,要給新能源汽車購買使用提供便利,如完善新能源汽車金融服務體系,加快售后服務體系建設,實行差異化的新能源汽車交通管理政策。它還進一步強調了給予新能源汽車稅收優惠,包括購置稅免征和車船稅優惠政策,以及要建立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制度,在考核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時對新能源汽車給予優惠。